文法系学生会是由文法系党总支和上级学生会领导、系团总支指导,依靠全系师生开展工作的学生组织。其下设办公室、记者部和学习部等12个部门,是连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组织。学生会会训为:笃行善思,踏实肯干。近年来,为提高文法系学生会组织的服务能力、效率和水平,将持续推进学生会改革,促进学生会健康发展。
合理优化、精简高效——新时代学生会改革再出发
精兵简政,古来有之,实行起来确实不易。干工作要想出成绩、有实效,必须学会改革创新。在第十一届文法系学生会之前,文法系学生组织由学生会、自律会、新闻社和社团联四部分组成,每部分设若干分支部门。在其运行过程中,机构冗杂、管理不便、协调性差和竞争性低等弊端逐渐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运转。经过几年的探索,学生会遵循按需设置、合理优化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其内部组织机构进行精简。其中,将社团联合会精简成学生会社团部,自律会精简为宿检部,新闻社精简为记者部等,逐渐发展成现在的12个部门。现学生会部门整体数量减少,实现部门职能的扩大化和精准化,同时针对各部门工作量和工作计划,适当减少主席、部长、干事等人数,提高学生干部选拔标准,以严格的考核制度选拔优秀学生会骨干。学生会为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其届内调整制度更是让真正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的人留下,这也是落实文法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精简组织体系和人员分配,剔除冗杂的工作流程,保持服务同学的初衷,层级减少,效能提升。这种“瘦身”加提效的工作布局,使组织管理更垂直统一,信息传递更扁平高效,服务工作更贴近同学心声。
按需设置——学生为本,服务众人
2016年经文法系团总支批准,学生会成立“青年之声”QQ群作为网上意见箱,主要通过搜集学生层面的各种问题,经团队讨论形成初步的处理意见,并按问题大小以及轻重缓急向相关部门反馈,及时向同学们答复,进而高效地解决问题。在两年多的运行中效果良好,同学们积极反映日常问题,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此外,“青年君”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征求意见与建议的方式,对提问题时间不再设限,问题随时发现随时提出,进一步扩大意见征求面,壮大“青年君”的队伍,更加方便同学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如今,“青年之声”已成为解决系内问题、方便校园生活的重要平台,以其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方式赢得全系师生的关注与认可。为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有效保障学生安全,在团总支老师和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商讨下,学生会又打造出服务和保护同学的“门店”——应急部,目前成立应急部的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与推进过程中,新部门将在6月份新一届学生会换届时正式成立。
精益求精——在实践中探索发展之路
文法系学生会坚持发扬科大精神,秉承“笃行善思,踏实肯干”的会训,在推进学生会工作的路上不断探索。学生会顺应实际发展需要修订《文法系学生会章程》,并形成文法系学生会特色工作制度。其运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平均每周开展一次干部会议与部门内会议,对学生会重大问题进行商讨并布置近期工作,不断加强部门管理和干事培养。交流谈心制度实行“上带下”谈心模式,不仅加强干部干事之间的了解和培养,也利于促进学生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管理制度上,学生会成员始终坚持工作的组织性、原则性和方法性,服从管理,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学生会特色工作制度的建立,利于学生会内部的自我管理与成长,为学生会成员提高素质、秉承科大精神、全面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文法系学生会致力于开展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先后举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我与学长面对面”系列交流活动、毕业生奉献月、“书香校园”读书月和“优秀宿舍创建月”系列活动等,并于2018年承办校区“第一届秘书技能大赛”和第十二届“激情飞扬杯”辩论赛,活动的层次及质量正稳步提升。学生会的组织、服务能力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信赖与支持鼓舞着学生会全体成员,团队凝聚力越来越高,每一次活动举办更加完善,工作运行更加顺畅,学生会的管理也更加高效。
近日,团总支老师召集学生会主席团,学习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印发的《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和上级团组织会议精神,研讨6月学生会改革方案,持续改革,实现学生会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不断完善学生会机制,明确学生会组织制度,不断扩大影响力,为同学们提供展示、发展自己的平台和维护权益的渠道,同时在思想上引领、团结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让学生会的干部做广大同学的“青春同路人”,真正让学生会的服务触手可及。(文:褚蕴恒 赵洋 图:崔馨元 编辑:宋晓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