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 校区主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以苦为乐 默默前行--“微动力”支教活动侧记
  • 发布时间:2016-09-08

  • 浏览量:

集你我微薄之力,让爱心不断传递。“微动力”支教团是山东科技大学专门从事贫困地区义务支教帮扶的大学生社团组织。7月23日-8月5日,9名志愿者们来到了岱岳区角峪镇鹿角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帮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老师优中选优 讲课一丝不苟

为做好此次支教工作,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的原则,在前期由指导老师郭涛林和上一届支教队员担任评委对队员进行了精心选拔。分别邀请鹿角村挂职第一书记郭长连和第一届支教队队长万宇航等与新队员开展交流培训指导为支教任务好充分准备。

志愿者们展开世界地图,讲述高山海洋的故事,望着中国版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拿起学校现有的器材,展示太阳能发电的奥秘,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对大千世界的向往;课间休息时穿插各种小笑话,小游戏,欢声笑语荡起夏日一波波热浪的涟漪,气温虽高,孩子和小老师的热情不减。

以苦为乐  成长锻炼

支教团成员有些来自城市,很少有机会做家务但是来到这里一切都要靠自己白天上课已经很累,回来之后还要开火做饭、洗衣服。由于条件有限,很多问题只能自己慢慢适应,努力克服。大家在这里收获了与孩子们纯洁友谊的同时学会了自立、自律和自强同甘共苦的日子总是难以忘怀,每天充实的生活也将成为每一位队员珍藏一生的宝贵财富。“付出就有回报”,随着支教活动不断推进,孩子们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一颗颗折纸做的小红心、玫瑰花,一封封写满“哥哥、姐姐辛苦了”暖心话的信件让志愿者们万分感动。这一刻支教的辛苦、生活的不便和孩子们带来的快乐相比都算不了什么,孩子们的笑脸就是送给支教队最美好的礼物。

科技扶贫 教育帮扶  “志智”同扶

在对贫困户和有重大变故的孩子家庭进行家访时,志愿者们时常折服于他们的坚强,乖巧,翅膀虽小,重担却抑制不住他们对天空的向往。只要帮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孩子们的优秀你一定会发现!

《求实》撰文指出: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见更广的世面,有更现代化的思维,他们以后就可能成为改变家庭面貌、地区面貌的核心力量。以改变下一代“思想贫困”状态为重点,将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用于教育扶贫,是脱贫“釜底抽薪”、彻底拔穷根之策。今年“六一”前夕,山东科技大学和泰安市供销社联合援建鹿角村“农家书屋”暨文法系“微动力”支教团爱心接力仪式在岱岳区角峪镇鹿角村举行。本次捐书活动共募集或购买图书500余册,文具和体育用品一宗,给当地的孩子们送去炎炎夏日的一份清凉。第一书记郭长连又为孩子们筹措资金7000余元购置健身器材和儿童滑梯等20余套。

志愿服务  奉献社会 增长才干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载体,是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

在活动开展期间,校区、学院团委书记王靖磊和文法系指导老师专程到鹿角村看望支教同学,并送去了生活补给品,令同学们激动万分,备受鼓舞。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素质得到了提升,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增强,为社会提高了力所能及的服务,宣传了学校和文法系,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文:郭涛林 张文杰  图:张文杰等 编辑:郝思愉

 认真上课

孩子们送的礼物

实地家访

捐赠活动

自己动手 体验生活

看望支教同学

合影留念

 


上一篇:机电系召开迎新工作协调调度会 下一篇:画笔绘出迎新别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