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0月28日,由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协会主办,山东交通学院和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暨第十二届“南方测绘杯”山东省大学生测量技能大赛在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隆重举行。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参赛队伍(一队:单坤阳、王旭、姚欢欢、程伟为;二队郝卫、赵站站、王克未、崔轶伦;指导老师钟来星、王永)荣获单项及团体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1项。他们在数十所高校,20支代表队中取得优异成绩。
与测绘专业相遇
2015年,大家从数百个专业中与测绘相遇,初遇时是迷茫,接触后是欣喜。大二这一年他们从书本第一次与“测绘”接触,仅仅通过书本上大量理论知识的堆砌,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在接触测绘的仪器后,他们才用心去理解“测绘”。“开始确实是感觉很难,因为仅通过书本上的描述,很多具体化的东西并不能领悟,当你接触到仪器之后,很多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队员王旭在采访中说道。在山东交通学院的比赛中,指导老师虽然提前带领他们熟悉场地,但比赛那一天,他们却遇到众多突发状况,比赛测量计算中增加了高差,队伍出列的临时调整,陌生的水准仪,都给他们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没有超线提示的仪器,导致了在场许多队伍的超线,从而同奖项失之交臂。然而,他们小心翼翼,谨慎的计算每一站数据,反复确认数据的合理性,从而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包揽众多奖项。
现在他们学会凭借两把标尺、一台全站仪、一架三脚架,拥抱这万里山河。
热泪盈眶,诉说的是奋斗后的感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隔八年,当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的学子们通过长久的努力再次登上“南方测绘杯”的最高颁奖台,指导老师钟来星和王永“热泪盈眶”,所有的辛酸和汗水在那一刻被欣喜感动替代,场上队员皆是“无语凝噎”。从2017年11月24日始,至2018年10月28日比赛结束,这期间他们经过三轮选拔、专项实习、暑假留校练习、两队竞争测量,指导老师同他们一起走过这将近一年的历程,看着他们从笨拙惶恐的搬弄仪器到决战比赛的熟练自信。早六点,晚八点,肩扛三脚架,手提水准仪,烈日下,迎着热浪严谨认真读数并核实数据;大雨中,忍受寒冷不断进行仪器调平。在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某次在西校园实习测量进行到非常晚,食堂中都已经没有饭菜,当时下着滂沱大雨,一行八人冒雨冲进泥泞路上寻找吃饭的餐馆,找到地方时都已全身淋湿。“在那场大雨中,冲刷了我在进行枯燥测量中所有的焦虑和烦躁,那一刻真的觉得我们真好。”一队队员姚欢欢说道。
重复的枯燥,行走的劳累,都敌不过领奖台上的那一刻,青春奋斗的样子在山路上渐行渐远进行测量的八个人身上散发光辉。
品学兼优 全面发展
据了解,此次参加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暨第十二届“南方测绘杯”山东省大学生测量技能大赛的8名队员,其中入党积极分子2名。各团队队员在校期间均担任校区及系部学生会部长、班级班委等重要职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参加“节能减排大赛”、“数学建模”、“结构设计大赛”等多种科技类比赛,并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
测绘学科,要求学生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谈起测绘学科的实习被人称作“不冷不实习,不热不实习”,对于这种艰苦条件下的长期实习,非常考验个人对仪器的操作能力。其中一名队员告诉记者,在下午的导线测量比赛中,两点左右的热浪是影响他们测量数据准确性的最大危害。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每一支团队中,四个人通过长期的磨合形成默契,遇到难题时他们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实习疲劳后他们一起娱乐,在比赛准备过程中,他们之间萌生出珍贵的友谊,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共同完成他们的目标。
秋天的银杏叶缓缓飘落,悄然而来的寒气驱散不了测绘学子前进的雄心。(文:赵甜星 图:韩经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