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的画卷里,辅导员的身影总是穿梭于教室、宿舍与操场之间。他们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青春路上的同行者。当排球赛的号角吹响,辅导员何颖的一天,便化作一场关于热爱、责任与团队精神的生动课堂。
晨光初绽|热身,从跑道开始
清晨,天边泛着鱼肚白,何颖已经换上运动服,站在排球队伍的最前方。“调整呼吸,跟着节奏!”她步伐轻盈,带领队员进行慢跑热身。晨风掠过发梢,她的目光始终关注着队伍——谁脚步乱了,谁需要鼓励。这条跑道,像极了她的日常:用耐心陪伴,为学生的成长蓄力。

上午9点|基本功,是赛场的底气
她又和没有课的同学们围成一圈,开启垫球训练。她身姿矫健,率先示范标准动作,手臂稳稳抬起,排球在她腕间轻盈弹跳。训练中,她不时穿梭在队员之间,耐心纠正姿势,“小臂夹紧,重心压低!”鼓励声与排球撞击声交织,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却始终挂着专注的笑容,为队员们注入满满的训练热情。

下午4点|赛场,是热血的舞台
比赛前,她与团队成员们紧密围聚,展开赛前的战术讨论。她专注倾听队友发言,不时提出见解,眼神坚定且充满自信。现场气氛热烈,队员们各抒己见,在交流中统一思路,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凝聚共识、积蓄力量。

比赛开始,准备发球的她目光如炬,微微下蹲,随后精准发力将球发出,动作行云流水。学生们一句“老师,好发!”,也为团队的进攻吹响号角。

当比分来到23:24,对方手握赛点的时候,她果断喊停,队员们围拢过来,急促的喘息声中,她的话语清晰有力:“不要着急,忘掉比分,调整好心态,信心不能丢!接下来所有人盯紧3号位,小刘佯攻,小闫准备扣杀!”回到赛场后,队员们相互配合,一次默契的传送,一记绝地反击的扣杀,成功将比分逆转!

当中场休息结束的哨声响起,她率先将手高举,带领队员们迅速围成一圈。队员们的手掌层层叠放在中心:“一二三,加油!”众人齐声高呼,声浪冲破赛场,凝聚的不仅是掌心的温度,更是团队破局而上的决心。

黄昏6点|夕阳下,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夕阳将排球场镀上金边,比赛终场哨响,以25:23拿下最后一局,最终获得东校园排球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她与队员们并肩而立,热烈讨论着赛场上的每个瞬间。这是这只大二队伍入学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在余晖的见证下,比分定格的不只是胜利,更是教室外的另一份满分答卷!

赛事收官,她与队员们并肩站成一排,阳光下,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她眉眼含笑,与身旁队友默契互动,镜头定格下这支队伍拼搏过后的珍贵瞬间。

后记|教育的温度,藏在每个“在场”的瞬间
有人问何颖:“带学生打球,能算教育工作吗?”她笑着说:“如果拼搏、信任、永不言弃不是教育,那什么才是呢?”晨跑时,她是领路人,慢跑热身的步伐,恰似她日常陪伴学生成长的节奏,稳健而有力量;赛场上,她是战友,与队员并肩作战的身影,映射着日常守护学生的坚定;这些片段拼凑出的不仅是排球赛的一天,更是她以爱育人的日常。辅导员的角色从不被定义,因为教育本就在生活的每寸土壤里生根发芽。
正如她在赛后班会上说的:“奖杯会蒙尘,比分会被遗忘,但你们扑救时磨破的手肘、互相击掌时的温度、逆风翻盘时的呐喊——这些才是青春永不褪色的勋章。”(文:刘俊杰 图:刘俊杰 寻鼎翰)